“奶,今天还要下地吗?”杨宣平快速吃完饭,用他那双大眼看着为首吃饭的老两口。
“你这个小崽子,这个天不下地,你想做什么?
屁股痒痒了不是。”
老李氏咽下粥,瞪了杨宣平一眼,夹枪带棒的问道。
杨宣平挠了挠头说:“奶,这不是雨刚停,我想和二毛他们去山上挖点菌子嘛。
还有我想上山看看有没有鸟蛋,大毛哥他们说烤来吃可香了,嘿嘿。”
杨宣平话音未落,坐在杨宣平左手边的杨老二道:“平子,这雨刚停了两天路上还不好走,改天老爹陪你去,听爹的话哈。”
说着将手里最后一口的野菜团团吃完,一脸严肃的看着杨宣平。
“爹,我都和二团哥说好了。”
杨宣平说着立刻放下碗从凳子上滑下去,快速往屋外跑去。
“平子!”
苏氏没防备,一手捞了个空,转头急急的冲杨老二喊到:“平子爹,你快去看着点平子啊,别磕着碰着的,你可就平子这一个儿子。”
说着眼泪就要掉出来了,眼眶红红。
“哐!”
主桌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大的放碗的声音,把苏氏吓得眼泪首接落了出来。
“平子在怎么说也是个小子,还能天天打的和以前一样,像个大姑娘养在家里?”
主桌上传来一声略带沧桑的男声,正是杨老头。
杨老头平时在家寡言,又是个传统的农家汉子,家里的事情一般都是老李氏说了 算的。
可是今天这个杨宣平上山这个事,虽然关系到杨宣平的安全问题,但是村里的崽子们到了年龄也是要融入到村里头去的。
不从小开始处,长大了啊,关系生疏了,出什么事儿人家帮忙都不会第一个想到你来。
“可是爹,平子的身体也就今年才好些,到了夏收结束就要去族学了,现在又临近春耕,我这不是想让平子在家多养养吗。”
苏氏委委屈屈的小声喃喃道。
边说边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。
杨老二在一边上给苏氏顺背,一边看老爹的脸色。
他也知道他老爹说的对,可他就这么一个儿子,还是早产儿,他难免心疼娇惯着自家的小儿子。
更何况他家平子可是他们杨家的长孙。
“你这没用的东西,就知道哭哭哭,小露儿啊,你快追上去跟着你小弟,别让别人欺负平子。”
老李氏放下碗瞪了这没用的二儿媳妇一眼,当初怎么就让老二娶了这哭包苏氏。
枉费她一生要强的威名了。
“好的,奶奶。”
在那堆女娃娃的桌边,一个杏眼的小姑娘快速喝完最后一口面糊糊,放下碗就追了出去,毕竟弟弟还小,跑的慢。
她一定能追上的。
几个大人看着杨宣露跑了出去,也就继续吃饭了。
不过饭桌上的氛围也就压抑了下来。
杨老大和刘氏也加紧了吃饭的速度,刘氏甚至给杨宣安喂起饭来,就怕速度慢了下来引老李氏的不快。
另一边杨宣平快速的跑出大人的视野速度就慢了下来,他的身体毕竟刚恢复好,还不适宜剧烈的运动。
他慢腾腾的走到他家门口的杂物房里,环视一周取了个小的背篓背上,准备上山碰碰运气。
“小弟,你怎么这么快。”
杨宣露快速跑到杂物间看到那要背小背篓的崽子讲道。
“娘她们不放心,让我陪你一起上山呢。”
一边说一边走到崽子的身边拿起一个较大的背篓,毕竟上一趟山不能空着手回来吧。
杨宣平看着他姐进来了,双眼一亮,一个人上山能装的东西有限,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吗。
“姐,我前几天没下雨的时候和二团狗蛋他们说好了,等雨停就去捡菌子,天天吃野菜团团,吃的我脸都发绿了,嘿嘿。”
杨宣平说着吐了吐舌头就和杨宣露一起往外走。
杨宣平他其实和村子里的小豆丁们都不是很熟悉 ,但是他会凑热闹啊,这群小不点天天下午就会凑在村口的大柳树下玩,恰巧被刚刚好路过的杨宣平给听到了,又恰巧的是杨宣平和里面的小头头二团是邻居,这小子就给他作保了。
这怎么不算他和追群小豆丁们讲好的呢,是吧。
杨柳村村子不大,杨家在村东头,两姐弟刚出门就碰到隔壁的二团,三人打了招呼就一起结伴往村口去。
杨宣平年纪最小加上身体不是特别健壮,两个大的就迁就着杨宣平的速度慢腾腾的往村口赶去。
二团是隔壁杨承焕爷爷家的小儿子杨广田的小儿子,叫杨宣祥,小名二团。
“二团哥,族学这次放了几天假啊,我看你在家呆了好久了啊。”
杨宣平拉着小露儿的手边走边好奇的问道。
二团今年7岁了,比杨宣平大一岁早就进族学里启蒙了。
杨家村是有族学的,他们杨柳村在启元帝期间也是出过进士老爷的。
这位杨进士为了好名声,当年也是从自己的免税田里分出五十亩地作为族田,修建族学,为后续给他更多的助力。
毕竟官场上独木难支,就算有同窗同年,也是不如家族后辈给的助力安全。
杨家村在族里的规矩是每房的长子有免束脩的名额的,到了六岁便是可以进行蒙学的。
杨宣平今年夏收结束就可以和大伯家的杨宣安一起去上学了。
杨老头家的三个儿子,也是只有老大去上过族学不过杨老大没这份心思,到了年纪便下了学。
不过这样也足够给家里的弟弟们开蒙了。
农家人没太多要求,识几个大字出门不被骗就行,有的多学一些去镇上做个跑堂账房啥的,总比在土里刨食强。
杨老头这几个儿子也是幸运每家都是一子一女的,都不用为了蒙学名额争破头。
“这次是放的春耕假,从下的一场春雨后面的半个月都是假期,夫子的说,农家不易,让我们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
二团是家里的小儿子,上面还有一个大哥,大哥有免束脩的名额,家里也不厚此薄彼,也是让家里的男娃娃们都去上学了。
这样一来家里难免生活拮据。
“原来是这样啊,二团哥,我和安子今年夏收结束也去蒙学了哦。”
杨宣平欢快道。
这次他知道蒙学不是一首上课,也是会有假期的,这对他来说是件好事,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山上看看了。
毕竟他是想参加科考的,族里提供的助力还是太少了。
“是吗,那太好了,到时候在学堂里二团哥罩着你们。”
二团豪气的拍了拍胸脯保证道。
对于隔壁这个小小堂弟,他的好感是大于村里的一些皮猴猴们的,毕竟干干净净的还会甜言蜜语的小崽子,谁不喜欢呢。
三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的,花了将近一刻钟时间就出现在村口的大柳树下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