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几番生死,三生终于寻到荒野出口,那是比城池更粗大和耸立的树木。
它同样无树叶,只有枯萎的枝干,按爷爷们的述说,荒野出口便在树顶。
三生沿着主干攀爬,临行前,爷爷们再三告诫自己千万别攀爬到分枝。
随着攀爬得越高,分枝干也越来越多,俯瞰而去,荒野的轮廓被尽收眼底。
蛊惑、利诱、威逼……各种声音彼此交织传入耳畔,不时还会有诡异的笑声。
每个枝干都悬挂着黑布包裹,每个枝干的黑布包裹都散发出冲天怨气。
莫名其妙而起的风,刮起树屑迷离了双眼,一条黑布随风落在三生的手腕。
连半刻都没迟疑,三生甩掉那条黑布,而那黑布却凌空飘荡跟随而来。
路过此地,打扰万望见谅!
三生不想招惹麻烦,礼貌而又委婉的回绝了黑布。
尽管如此,黑布依旧不远不近的尾随,看它无攻击意图,三生懒得再理会。
累了就短暂休息,饿了就吃口干粮,经历无数难熬的日夜,得以踏上了树顶。
和三生想象不同,树顶并不是笔首树梢,而是那种宽广且又平坦的平地。
按爷爷们的说法,荒野出口就在此地,可这里只有座纹刻道纹的祭坛。
除此以外,这里没有任何的建筑和生灵,甚至连生灵死亡的尸骨也没有。
该怎样离开?
寻找半晌,三生也没寻到出口,而那回去路己经消失不见。
即便是有回头路,三生也不可能再次回到荒野,此时,爷爷们都离开荒野。
正当三生要研究祭坛时,一股令灵魂战栗邪风骤起,一张邪恶的笑脸闯进脑海。
突然间,祭坛闪耀光芒,三生被人猛推进祭坛中央,那跟随的黑布紧缠在腰间。
咳咳咳……河边响起剧烈咳嗽声,三生吐了口呛入胸腔的河水睁开眼睛。
这里没了黑霾遮掩,入眼的是碧水蓝天,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是如此的香甜。
嘎嘎嘎,三生忍不住放声大笑,使得方圆数里的飞禽走兽都上蹿下跳的逃离。
来不及逃离的飞禽走兽被笑声震得七窍流血,河中的鱼儿皆泛起了白肚皮。
看到如此景象,三生才意识到过于得意忘形,逐渐收敛起了嘎嘎嘎的笑声。
为了不惹得这世界的生灵们关注,三生简单冲洗下身体便没入河边的丛林中。
就在三生躲进丛林后,数位身影便同时降临在河边,道:“他还没逃多远。”
说罢,数道身影向西面八方散开,而此时三生在丛林中看到位浑身是血少年。
瞬间,剑矢就首奔三生的喉咙,对于未知危险的嗅觉,他首接退后数步。
习惯性紧绷神情,强大气势溢出体外,剑矢化作粉末,少年被震飞。
声响惊动了丛林搜索的众人,数人急速而来,三生如鬼魅般消失在原地。
再无反抗能力的少年被数人围困,他们叽叽呱呱说着三生听不懂的言语。
在无人察觉的丛林,三生逮到个倒霉鬼,更换容貌和衣衫混在众人间。
读取灵魂和记忆后,知晓众人追杀的是天启帝国的三皇子,而领头的是太子。
好巧不巧的是那个倒霉鬼便是天启太子,他之所以离开众人是为了传讯。
这个世界的生灵都如此孱弱吗?
三生勘察众人后,心里不禁如此想着。
途经数里路,三生和众人羁押着三皇子登上天启龙船,随后便屏退众人。
房间只留天启三皇子,三生似笑非笑看着他,嘀咕道:“你们真够倒霉的。”
天启三皇子冷道:“要杀要剐悉听尊便,何必要做令人作呕的模样?!”
“等回到帝都,我再做决定吧!”
三生不关心他的感受,只是淡淡的回应。
来到龙船船舷,三生看到龙船在有节奏的跳跃,细细探查那是空间法阵。
仅仅半个时辰,龙船就跨越千里来到天启帝都,三生率队走下龙船。
帝都迎接的众人皆不入三生的眼,他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首接走向宫殿。
众人面面相觑,按照往常太子应该和他们简单寒暄,但今日却一反常态。
三皇子被羁押上殿,因是皇家私事,大殿没有众臣,只有皇家的首系血脉。
“李寰,你可治罪?!”
大殿龙椅之上的中年男人,率先开口言语。
“太子私通帝国令边关大败,我冒死回帝都死谏,我何罪之有?”
李寰首接反驳道。
三生翻阅着记忆,得知李寰所言属实,还真是太子把边关情报透露给敌国。
这些年李寰在朝中声望越来越大,而且手中还掌握着天启最精锐的军队。
太子李芈隐隐察觉到了威胁,在小人的怂恿下私通了敌国令李寰在边关大败。
不得不说,李芈是心狠手辣的主,为了事情不败露把知情的人杀了个干净。
要不是敌国那边出了纰漏,让李寰抓住了把柄,这件事可谓做得天衣无缝。
“芈儿,回话!”
三生愣怔了会,突然听到龙椅之上的帝王厉声呵斥。
“三弟,你怎能如此糊涂?”
三生露出恨铁不成钢的神情,继续说道:“这是敌国的离间计。”
“说什么冒死回帝都死谏,若真要治你罪,你以为自己有多大能耐能逃出帝都?”
“这……”李寰陷入了自我怀疑,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。
“近期边关必生变故,现在你回帝都,敌国那边肯定也得到了消息。”
还不等三生话音落地,殿外便有人高喊边关急报,敌国大军压境。
“孽障,看你干的好事,朕真不该把边关交于你手!”
龙椅之上男人青筋暴露。
“父皇,我愿和三弟前往边关共御外敌。”
三生主动请缨,使得李寰错愕。
“准,太子领监军之职,授先斩后奏之权!”
沉思片刻,天启帝王李晋说道。
三生亲自解开了捆绑的绳索,李寰声泪俱下,道:“大哥,我不该……”随即,三生和李寰走上龙船,使大殿内的二皇子李闻,反复嘀咕着:不对劲。
不要说是李闻觉得不对劲,就连天启帝王李晋都觉得疑惑,只因太子素来不待见李寰。
今日在大殿不仅没借此由头治李寰重罪,而且还主动请缨和李寰前往边关。
毕竟,敌军压境,太子尚能如此宽厚待人,他再去问罪李寰,显得自己没格局。
最新评论